【商業思維學院.主題講座】K 大 個人商業模式設計 心得筆記

K大的講座紮紮實實的3小時,而且老師的語速 + Photoshop 的分享方式,真的完全大開眼界!聽完K大的商業模式設計的分享,我的腦袋中就是不斷的迴響「客家精神」這四個字,當老師又提到什麼做法的時候,真的就會自動 echo回去😆

從中我自己擷取了三個客家代表:

客家精神之一:手上的資源最大化利用

從老師最一開始打造自己的飛輪的時候,都在想「如何可以一魚多吃」?老師在接案的時候,找到了對方利益點做切入:「如果要出畫冊,一定也會畫得很好不會隨便,對於客戶來說的成果也會是好的。」,藉由這樣讓自己可以畫的圖也可以有其他產出。

這個精神我嘗試套在我自己身上的話,我應該要可以看完一本書以後,先跟別人分享,分享完以後,可以把我講的話語再打成一篇文章。於是我看一本書的時候,除了我自己可以有所學習,又因為跟他人分享加深自己的學習,後續再寫成文章後,又是第三次學習 + 分享給其他人。這樣的做法也是個一舉多得、一鴨三吃的做法。

客家精神之二:想要獲取第一手數據?直接泡在用戶裡就對了!

對於PM 來說,對於需求的判斷來源,其中一個就是數據參考。老師提到,他就是直接在展場上,觀察過往的顧客群。可以觀察到男女瀏覽比例、翻閱書籍的場景(手上拿著贈品,翻書不好翻,可能直接就先翻到中間)、喜歡頁數多的畫冊等等。甚至老師提到,他還直接就是在 MSN 群中,看到別人的討論,知道大家想獲得、想解決的痛點,於是他就「取得第一手客戶數據」,這樣的場景下獲得的資料,要無法優化產品真的很難。

目前公司的產品上面會有兩個面向的使用者,一個是我們公司內部的後勤,在每一次項目內部確認差不多後,都會請他們來做使用。每次觀察他們使用的時候,都會發現超乎我們想像的情境,甚至有時候我也會上去聊天的時候,觀察他們使用後台的對話,來更加確定後台應該要調整的方向。

另一個面向就是外部使用平台的顧客,為了想要獲得數據,目前是有先埋了 GA 。但是這個數據其實相對來說,並不是「第一手的」。如果套 Yuki 老師分享「不是所有的轉換率低都是介面設計的問題」裡面提到的,這些出來的數據,我們還要去往回分析,這時候還是有可能是用「猜的」。如果後續可以搭配一些活動,讓真實的客人在我們面前操作使用,這樣就可以泡在我們的用戶中,取得他們第一實際的操作反應。

客家精神之三:找出你的極限,再次優化挑戰下個極限

在整個裡面我覺得最佩服老師,就是在他每個飛輪會進階成長的原因,就是在於老師有著想要找出自己的極限的想法。到了極限並不是說「好,我就這樣而已」,會再近一步去想「這跟我想達到的方向差距、我還可以怎麼優化」,當自己很清楚想要達到的境界時,就會想要一直往前;當遇到瓶頸的時候,就會再去想如何突破瓶頸,於是老師的飛輪就越來越進階、越來越厲害。

回過頭檢視了自己職涯,就有點像是在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才會知道哪邊可以再調整。我曾經在一份工作上,真的就是拼了命,下班待命、睡覺待命,但我發現,這樣真的不行。這時候自己就會去思考,有哪些是我可以去取捨?哪些我可以再調整?慢慢的讓自己走向想要的步調與想要的生活。就像學院說到:「最好的版本,永遠是下一個版本。」,只要有持續想要改善的心理,那麼永遠都會有更好的方式。

Photo by Micheile Henderson on Unsplash

在最後面印象深刻的是,老師很語重心長地說:

你現在的努力,在 5-8年後會是別人的養分

聽到的時候,我先是聯想到巴菲特說過:「沒有人願意慢慢變有錢。」

然後我自己又有一個比較搞笑真實的聯想 😆 ,像是單身的人,如果現在還是單身不要氣餒,一定就是要持續地去提升自己,因為你的未來的男女朋友,可能還在念幼稚園或是國中小之類的(誤),所以當然一定要好好的準備好自己,來迎接對的另一半(大笑),就算還是真的沒有,你也給了你自己一個更好的自己了!

很多時候大家都很希望可以「速成」,甚至從很多產品的命名上都可以發現,像是「30天讓你多益進度N分」、「7天就上手 xxxxx」,更再加上現在科技進步所賜,要獲取新知真的是唾手可得,除了飲食上的速食,連學習上也變得速食,誤以這樣就是「有學習」,但實際可能還是不會去應用。因為扎實、穩妥的前進成長方式,一定需要「時間」,需要時間就表示需要等待,等待是漫長的,要如何熬過這個等待?常常很多人是熬不過去的。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熬過去,但是我想,總是得試試看!像老師說的,試了失敗有沒損失,又是在自己可以負擔的範圍內,為何不試呢?

--

--

自燃人 #Sylv!a

自燃人一枚,百變怪一枚,PM一枚,不只是PM 一枚。A Problem Solver, Process Builder, Pleasure Li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