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最愛挖坑給自己跳的PM們的一本書:《Escaping The Build Trap》,身為產品經理的你,絕對不可以跳進去的陷阱是什麼?

聽說PM們都是一個很愛挖坑給自己跳的生物,所以當我們線上讀書會選到這本書的時候,看到書名直接會心一笑,竟然有一本書教我們怎麼避坑來產生真正的價值?

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這是一本專屬給產品經理的 "故事書" ,裡面使用了虛擬的故事貫穿,如果已經是擔任PM許久的你,真的會看得覺得充滿淚水即視感。

這本書整體來說分四個層面,先從產品經理的角色切入,然後依序側略、流程到最後如何讓公司成為 Product-Led 的組織去做相關的說明。而這本書全部裡面,我最喜歡的莫過於角色相關的段落。因為相信身為PM的你,可能是因為很多情況成為PM的,有的是一畢業就目標成為PM,到底產品經理是一個怎麼樣的角色,其實學校並沒有特別的一門課去說明解釋,那麼這個時候,或許你可以考慮來讀這本書,幫你對於產品經理這個職務所肩負的任務而有所認識。

所以我們要避開的是什麼陷阱?

這個陷阱就是對於產出任務的價值定義,不管是不是產品經理,大部分公司運作的時候都很容易落入這個「價值陷阱」。

首先先假設你是老闆,你覺得怎麼樣才算是有價值的員工?

A. 計算時數,工作時數越多的越有價值
B. 計算完成的任務數量,任務數量完成越多的越有價值
C. 以上皆非,能有效替公司完成有價值任務的員工,越有價值

相信在提是這麼明顯的情況下,你應該知道要選哪個選項了吧(笑),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就會是採取 A或是B的方式,來定義一個員工有沒有認真上班,替公司付出,比如,「因為他在這間公司待得很久了,所以可以加薪升職。」「他每天都加班都加到很晚才走,很辛苦,一定很認真工作,加薪!」「他完成的任務卡片最多,所以表示付出很多」,這跟產品經理在思考產品的價值的時候,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我們是一直產出功能就表示我們的產品很有價值嗎?不,我們所提供的「產品」或是「服務」本身,並沒有價值,真正有價值的時候是發生在真的有協助客戶解決了什麼問題,完成了什麼任務才會產生。就如同 《創新的用途理論》所涵蓋的重點,我們要重視的不是功能本身,而是功能實際到底可以幫使用者達成什麼任務?

當有完成顧客的任務,才會有$$$流入公司,此時才是真的有價值。

我們要怎麼避開這個陷阱?

相信身為PM的你一定免不瞭要做競品分析(或是也有聽過類品分析),那在你分析完競爭對手以後,通常下一步可能會聽到決策者說:「這個功能對手有,我們也跟著做!他們有的我們通通都做!一定可以跟他們競爭的!」,先排除盤點資源性是否足夠可以使用,這句話其實不能說完全錯誤,但盲點在哪邊?一樣就是在於價值的思考,我們有沒有思考過像是:

  1. 為什麼競爭對手要做這樣的功能?
  2. 做了這個功能,是有可能為了解決什麼問題?滿足什麼需求?達到什麼渴望?

當你很確定這些功能的任務的時候,其實有可能你還可以延伸思考,會不會我們也有什麼樣的特點,多做其他的結合,就可以是具備獨特性的新功能,並且還更能解決原本競爭對手想解決的問題?

套進黃金圈的理論來看,我們看到的很多事物其實已經是一個 “What”,而我們要做的不是直接看到什麼就做什麼,而是要開始反推回去,直到最中心的 “Why”,而身為產品經理的你,必須為公司不同角色去做考量,比如營運、銷售、技術或是設計等等,反推出來一個更適合自己團隊、產品特色的 How 跟 What,找到完美的黃金交叉,才能讓需求除了能夠真正滿足到客戶的需求,也能維持公司的業務發展,這樣就能有效幫助你避開可怕的價值陷阱。

那怎樣是一個好的產品經理?

首先不要忘記的是一定要持續「貼近客戶與市場」,《Escape The Build Trap》這本書幾乎整本不斷的強調這個概念,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跟團隊的合作。

一個好的產品,絕對不是僅需要一個產品經理就可以達成的,一定還有跟你一起完成專案的那些工程師與設計師們,幫你推動客戶購買的行銷團隊們。如果你誤以為產品經理是可以高高在上的只會所有人幫你完成任務,那這樣就錯了。你更要能夠深入團隊,聽取每個人的想法,去找出相關的平衡點;你更需要具備謙遜的心理,因為每個幫你完成特定任務的人,在特定的技能上一定比你還深根,跟團隊密切合作,一起構思好的產品並實現產生對應的價值,那麼你就是一個好的產品經理。

Summary

這本書還有很多內容,我只有簡單介紹我偏愛的章節(我就偏心),因為上面都是我覺得我會推薦這本書的最大原因們。

在我還是專案經理嚮往當著產品經理的時候,我常常聽到很多人都說,產品經理就像是一個 mini CEO,但是當真的擔任的時候得說,跟CEO 還是差多了呢!CEO是 "預設" 有權利去調動相關資源的,但是通常一個產品經理並不會一開始 default 就有這樣的權利,也不會有相關可以評核考察的權力,所以必須要想辦法去提案爭取,讓自己取得相對的權力去跟團隊合作、調動資源,或是想辦法儘速融入團隊,去取得相關的信任度,才能讓產品推進。

而從 專案經理 轉變成 產品經理 更重要要注意的是 “answer Why is different than answering when” 。專案經理最常要問的是什麼什麼時候完成,最常要回答的也是什麼時候完成,但是產品經理最常需要回答的是為什麼要這樣完成,我們可以如何完成,我們必須 start with why。

這本書我真心感覺特別適合給 從 Project Manger 轉 Product Manger 的人閱讀,除了有帶入相關的概念,也配有很多豐富的故事,可以幫助你更快的做 mindset 的轉換。如果你很希望也像這本書一樣有脈絡的知道到底產品經理要做什麼與如何做,那麼私心推薦可以參加 商業思維學院的其中的產品經理學程相關課程,一定也會有所幫助的!

👏 如果想給我一點鼓勵,請給我 1–10 個拍手
👏👏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幫我依照幫助程度給我 10–30 個拍手
👏👏👏 如果覺得文章真的是太棒了,那還不趕快拍爆給我來個 50 個拍手!

--

--

自燃人 #Sylv!a

自燃人一枚,百變怪一枚,PM一枚,不只是PM 一枚。A Problem Solver, Process Builder, Pleasure Lifer.